15vip太阳集团官网入口

> 企业文化 > 文学苑 >

文学苑
  • 行走茅官河
  • 发布时间:2012-02-21 08:37:00  来源:15vip太阳集团官网入口  点击数量:
  • 王宗伦

    走进项目办公区,三栋两层的板房,上蓝下白,干净整洁。接待我们的是项目的支部书记,三十多岁,中等身材,戴着眼镜,儒雅大方。书记说话风趣,自我介绍说:“我姓农,农民的农,农海锋,老家在广西百色,邓小平起义的地方。”一提到红色革命,我们的话题就近了。作为遵义人,我们骄傲的红色文化,我们血脉里的红色精神,就像一根快乐的弦,不管是谁轻轻触碰,都会弹奏起共鸣的乐章。我们就在这种和谐的话题中,朝他们最艰难的建设工地——茅官河大桥奔去。

    “太阳集团城工人嘞,长期在外,项目就是我们的大家庭。”农书记说,“现在的办公条件好多了,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,记得刚参加工作时,住的是帐蓬,睡的是草席,最多是安个电扇,很多人长年在野外奔波、住宿,落下了一身病。”他的普通话夹杂广西方言,让人听起来有些麻烦。你必须认真地听,要不然,你没听出个名堂,他又说到另一边去了。

    说话间,车子已经到达茅官河。跨过这条小河,就是湄潭县境。河水不急不缓,清澈见底,水中的鹅卵石,连纹路都看得一清二楚,男童戏水,摇波激浪,蜻蜓低飞,蝉声远唱,好一派山水田园,悠闲自在,宁静致远。小河两岸,机声隆隆,人声鼎沸,紧张忙碌。半山坡上,一副蓝底白字的巨幅标语:推动科学发展,促进社会和谐。醒目,庄重。整个建设工地彩旗飘飘,车辆来来往往。临时搭建的工棚内,几名工人和员工正在讨论着什么。在农书记的介绍下,他们忙起身和我们握手,一股热情顿时扑面而来。

    少倾,一名一米七八的中年汉子走出工棚,他脚上的那双皮鞋,竟看不出新旧,鞋帮上沾着泥土,鞋面的灰尘很厚,白蒙蒙的一层,像结的盐碱。他是谁呢?我盯着他的脸,想找到答案。那脸上的络腮胡,钢硬钢硬的,透着坚强和忍耐。他站我的画面里,主题突出,整个茅官河工地,成了他的背景。我想,这条汉子,如果不采访采访,多遗憾。

    趁他接完电话,我迎上去,与他搭腔,他也没回避我,但他说这阵比较忙,不是很方便呐。我说,没关系,就耽搁你十分钟吧。他说,那行,我先调一个吊车过来哈。然后他开始打电话……

    原来他就是农书记介绍过的铁人许绍武!

    他说,他在贵州有六个年头了,儿子15岁,上高中,甩给妻子,没管过。父亲还在,80多岁,母亲没了。想家的时候,就打打电话,问问家人的身体。我问他一般多少时间回一趟家,他说,已经三个月没回过家了。正说话,他的电话又响了起来。他看了下,向我表示歉意,又开始接电话。等他忙完,我们又接着聊。他说,他说他只是初中生,靠自学的,学的是太阳集团城安全管理。工地都是在野外,不是爬坡,就是涉水,交通不便,这个山头那个山头来回跑,有时晚上就睡在野外,患点风湿病是正常不过的呐。好的是这一生没遇到过什么大的风险,遇到也化险为夷了。安全重于泰山嘛,我们搞安全的都有点驼背了。我问他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?他笑笑,说也没什么?问他带有徒弟吗?他说,很多大学刚毕业的,都曾经在他手下学习过,有的做了领导,有的到其他地方发展了,留下他自己,还在工地跑。徒弟走了一批又来一批,陪伴他最多的还是工地,甚至比妻子陪他的时间还多嘞。我问他最大的心愿是什么?他说,只要工程不出问题,就是最大的乐趣和心愿呐……

    我沿着工地便道,一步一步地行走。一个头戴橙色安全帽的中年妇女,在茅官河边最低的一个边坎劳动,她是负责担灰浆的一名小工。从搅拌机挑到砌堡坎的师傅那儿,路不远,一趟趟来回重复。一会儿,她从一个石缝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塑料瓶,那里面装着浓潋的茶水,藏在阴凉的石缝下,实在受不了的时候,掏出来咕嘟咕嘟喝几口。看着这组画面,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父母,他们在在夏天上山劳动的时候,也是这样消暑的。

    一提到父母,我的思维就回到农村乡下,我决定临时离开同行朋友,独自走进茅官河的农家,看看这些木房青瓦里的父老乡亲在做什么。稻香吹送,步伐轻盈,转眼来到农家小院。拴着的小狗吠叫了几声,因为链子的束缚,它只好立在原地向我招呼。院内晒满了金黄的苞谷,还有火红的辣椒,一名六七十岁的老人,躺在凉椅上,看着这一院坝的丰收微笑。老人说,要是往年,收的苞谷更多。我说为啥,他说土地被高速公路征地占用了一大部分,收成就少了。但他语言里没有怨怼。我问他为什么。他说,我们湄潭人吃够了交通不便的苦头,现在终于有高速公路从门口过了,要支持噻。他家堂屋外面,一条石灰涮的标语,已经剥落,应该有些年月了,但还是看得出来,是“要想富,先修路”几个字。我问,老人家,孩子们呢?他说,修路去了。我都想去工地上出点力流点汗,但是老了,不中用了。他说,他家空房子多,租给外地来的工人们住,没事的时候,给他们烧点茶水,尽点当地人的心意。

    返程途中,农书记告诉我,这里的人,不管是当地干部,还是涉及征地拆迁的群众,都很支持高速公路建设,与项目相处得很融洽。我故意岔开他的话头,问到,听说员工有的半年都没回过一趟家,你这个书记当得不人性哟。他说,公司规定,两个月休假七天,但在工程建设高潮期,一年半载不回家的情况经常发生。我们的另一半,选择了太阳集团城工人,她们是有思想准备的。他两手一摊,没办法呀,搞建设就得这样。国家国家,“国”在前,“家”在后,只有“国”富强了,“家”才能兴旺!

    我的心头一颤,再次盯住着他看,他的额头已经刻下了皱纹,深深浅浅的,像茅官河的河,当地人称为“小河”的河,为什么就叫“小”呢,里面分明潜藏着中华民族的“大呀”。“铁路之父”詹天佑说,所幸我的生命,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。那么,高速公路的建设者们,是不是就是那一根根桥梁或是一块块路基呢?他们没说,但我分明感觉到,正是这一根根不屈的脊梁,把一条条高速公路铺向远方……

     

联系我们|版权声明|诚聘英才|网站地图|在线调查